健康咨询报 > 健康科普
尘肺病能治愈吗?高危行业防护指南
2025-09-10
作者:梁葵弟
作者单位: 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

1.尘肺病为何无法治愈?

尘肺病的实质是因长期吸入粉尘致使肺组织出现慢性炎症以及纤维化,当粉尘颗粒进入肺泡之后,会被巨噬细胞吞噬释放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会激活成纤维细胞来分泌胶原蛋白,最终形成瘢痕组织,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在肺部进行“浇筑水泥”的操作,致使肺泡结构遭到破坏,气体交换功能降低。因为纤维化有不可逆性,即便脱离了粉尘环境,病情依旧有可能持续发展,当前医学手段仅仅可缓解症状、延缓病情恶化,还没办法逆转已经形成的纤维化。

2.尘肺病的综合治疗策略

虽然目前尘肺病依然无法彻底治愈,因为肺部纤维化病变不可逆转,但治疗仍然非常必要。尘肺病治疗核心目标是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1)肺灌洗是尘肺病治疗中的一项常见技术:通过反复往肺部注入生理盐水然后回抽,以此来清除肺泡内沉积的粉尘、炎症细胞以及致纤维化因子,早期尘肺患者接受肺灌洗之后,咳嗽、咳痰的症状会有所减轻,肺通气功能的改善率能达到40%以上,不过该技术对于已经形成的纤维化病灶没有效果,需要严格把控适应症,不应滥用。

2)药物干预方面,汉防己甲素可对胶原蛋白的合成起到抑制作用,减轻纤维化的程度,而像乙酰半胱氨酸这类抗氧化剂,可以中和自由基,缓解肺部炎症,针对那些合并感染的患者,需要运用罗红霉素等抗生素来预防继发损伤,有数据说明,规范进行药物治疗可让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65%。

3)氧疗以及康复方面,长期进行低流量吸氧可对低氧血症起到改善作用,还可以让肺心病的进展得到延缓,要是配合腹式呼吸训练以及太极拳这类运动疗法,便可让呼吸肌力量得到提高,运动耐量也会有所提高,某针对矿工群体展开的干预研究说明,系统的康复训练致使患者呼吸险阻指数降低了30%。

4)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肺移植手术是一种可考虑的治疗方式,不过该手术存在着风险较高、费用高昂的问题,并且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全球范围内肺移植患者的5年生存率大约为55%,供体短缺这一状况仍然是主要的妨碍因素。

3.高危行业防护“四步法”

预防尘肺病的关键之处在于切断粉尘暴露的途径,要从个人、企业以及监管这三个方面来构建防护体系。

1)个体防护装备要求:工作期间应佩戴符合KN95或者N95及以上标准的防尘口罩,同时保证面部贴合良好且不存在漏气情况,某煤矿所进行的实测数据说明,规范佩戴口罩可让粉尘吸入量降低90%,在工作结束之后,需要使用清水对鼻腔以及面部进行冲洗,并且更换工作服,以此避免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2)工作环境改造方面,借助采用湿式作业的方式,例如进行湿式凿岩以及喷雾洒水,可有效减少粉尘的飞扬情况,对于密闭空间而言,则需要安装局部抽风除尘系统,以此来保证粉尘浓度处于低于国家标准的水平。有一家金属冶炼厂在完成改造之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从原本的25mg/m³下降到了1mg/m³以下,由此可见改善工作环境是预防尘肺病非常重要一项措施。

3)对于接尘工人而言,健康监测已形成制度化,每年都要开展肺功能检查以及胸部高千伏摄片或胸部CT筛查,如此一来早期尘肺病的检出率可达到80%,要是接尘工人出现了持续咳嗽、气短这类症状,那么应当马上脱离当前工作岗位,并且前往医院就医。

4)政策监管力度提高:企业要定期公示粉尘检测方面的数据,监管部门加大突击检查力度,在2023年某省开展的“尘肺病攻坚行动”里,有127家违规企业受到处罚,促使3.2万名劳动者参与职业健康培训。

4.尘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

对于已确诊患者,需建立“医疗-康复-心理”全周期管理模式:

营养支持方面,每天按照每千克体重摄入1.2克优质蛋白,像鸡蛋、鱼肉这类食物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同时补充维生素D以及锌元素,如此一来可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心理干预方面,尘肺病患者大多时候会伴有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而团体心理辅导可让抑郁量表评分降低百分之四十。

社会支持方面可促使企业设立尘肺病专项救助基金,并且会协调医保部门让慢性病报销流程更为简便,以此减轻尘肺病患者的经济负担。

尘肺病的防治乃是一场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一同参与的长久之战,尽管目前完全治愈依旧属于医学上的难题,然而借助源头防控、早期干预以及科学管理等手段,我们有十足的能力可让劳动者远离“会呼吸的痛”,并在健康的环境里达成职业价值。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65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