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俗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 —— 约 60% 足月儿、80%早产儿会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皮肤、黏膜发黄。它本质是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若未及时科学干预,严重时可能损伤神经系统,留下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因此,家长需正确认识、科学应对,才能守护宝宝健康成长。本文将带您科学认识它,消除焦虑,并知道如何行动。

1 家长需先认识:生理性黄疸 vs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根据黄疸发生与消退时间、胆红素水平,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两类,两者处理方式截然不同。
1.1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发育过程,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出现在出生后2-3天,于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一般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至4周。宝宝吃奶、精神、睡眠状况良好。
1.2 病理性黄疸: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医疗干预。出现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①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②水平过高:胆红素值远高于正常曲线上升速度过快。③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仍不退。④退而复现:黄疸已经消退后又再次出现。⑤伴随症状:宝宝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尖叫等。

2 家庭护理中常见误区:对宝宝的危害
2.1 禁忌喝葡萄糖水、白开水:无效!宝宝胃容量小,喝这些会占肚子,减少奶量摄入,反而不利于胆红素排出。
2.2 禁忌晒太阳:将宝宝暴露在日光下,害怕造成宝宝脱水、发热、晒伤或受凉等。

2.3 将病理性黄疸误认为:是生理性黄疸,“十宝九黄”是正常生理性过程,不需要特殊处理或自行服用民间草药/偏方等盲目治疗, 延误最佳就诊时间,导致胆红素脑病或核黄疸的发生。这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会引起:听力丧失、脑性瘫痪、智力发育迟缓、眼球运动障碍,导致下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严重后遗症。

3 科学家庭护理措施:守护宝宝健康成长
3.1 生理性黄疸护理措施
3.1.1 充分喂养促进排泄:鼓励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每日8-12次),若母乳不足,可添加配方奶补充,适当补充葡萄糖水、白开水。一天的喂奶次数最好不少于8-12次,保证奶量摄入,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以促进宝宝的排尿和排便。

3.1.2 皮肤护理:每日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尿液和粪便刺激;洗澡后涂抹婴儿润肤油保护皮肤屏障。
3.1.3 自然光疗:将宝宝暴露在自然光下,晒太阳也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宝宝退黄的方法。但晒的时候需要讲究一些技巧,首先,选择早晚太阳紫外线没那么强烈的时间段晒,避免阳光暴晒,以免过热和晒伤。其次,晒的时候需要做到充分的暴露,尽可能地露出头部、躯干、四肢,但需要注意做好眼睛的保护及避免着凉(遮挡眼睛和会阴部)。在室温适宜(26-28℃)的条件下,每天15-30分钟为宜。

3.1.4 学会初步观察:宝宝黄疸是否严重?
3.1.4.1 观察部位和顺序:黄疸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向下蔓延到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黄疸范围越广,通常意味着胆红素水平越高。如果手心脚心明显黄染,说明可能已经很高,需立即就医。

3.1.4.2 按压法:在自然光下,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的皮肤(如前额、鼻尖、胸前),然后放开,观察按压处皮肤的颜色是否发黄。
3.1.4.3 观察其他迹象:同时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量、大小便颜色(正常应为黄色软便和淡黄色尿液)。如果出现精神差、嗜睡、不肯吃奶、尖叫、大便颜色变白(陶土样便),必须立即去医院。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肉眼观察只能粗略估计,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经皮胆红素测定或抽血化验。
3.2 病理性黄疸护理措施
3.2.1 蓝光治疗护理:①光疗前:向新生儿家长详细解释光疗的必要性、过程和安全措施,减轻其焦虑。给宝宝剪短指甲,防止抓伤。戴上遮光眼罩和保护尿布。②光疗中:密切监测宝宝体温,防止过热或着凉。保证充足的液体摄入(增加喂养或遵医嘱补液)。定期翻身,使皮肤均匀接受照射。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副作用。③光疗后:取下眼罩,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及眼部情况。继续监测胆红素水平,防止“反跳”现象。
3.2 观察随访:出院后参考生理性黄疸护理措施进行日常护理,家长需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定期复诊,以确保宝宝的黄疸得到适当的护理和监测,直至安全降至正常范围。
4 总结:给新手父母的行动指南
①心中有数:认识到黄疸很常见,但也要保持警惕。②学会观察:从脸到脚,看黄染范围;看精神、吃奶、二便。③及时监测:出院后遵医嘱复查,不凭“感觉”判断。④坚信科学:坚持充分喂养,拒绝偏方土法。⑤果断就医:一旦出现病理性黄疸的任何迹象,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总而言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非 “洪水猛兽”—— 大多数生理性黄疸会自行消退,只需家庭护理;但病理性黄疸若忽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家长的核心任务是 “学会区分、密切观察、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宝宝度过新生儿期,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