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报 > 健康科普
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跟着中药师学做时令药膳
2025-10-23
作者:黄丽玲
作者单位: 五华县第三人民医院(五华县华城镇中心卫生院药剂科) 广东 梅州 514000

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吃”从来不只是果腹,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农耕生产,也对我们的饮食起居产生影响。其中,“药食同源”的理念将饮食与养生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令药膳文化。今天,我们不从厨师的角度,而是邀请一位深谙药性的中药师,带您科学解读节气密码,学做一道道既美味又养人的时令药膳,让健康随着四季的旋律,自然流淌。

一、为什么要吃时令药膳?

“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古人很早就揭示了健康与自然节律同步的奥秘。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指南,更是中国人“天人相应”生命观在饮食上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智慧在于“顺时而食”。中医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会随外界气候变迁而产生相应变化。每个节气都伴随不同的气候特征,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些外界环境影响过度,便会干扰人体平衡,引发不适。因此,养生需主动适应节气更迭,通过饮食预先调整身体状态。

“时令药膳”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依托“药食同源”思想,选择自然孕育的当季食材。这些食材的天然属性与当下节气人体所需最为契合。例如春吃辛散助生发,夏食清淡解暑湿。这并非简单的美味追求,而是通过食物之性来纠正人体之偏,达到扶助正气、预防疾病的目的。对于现代人而言,规律地食用时令药膳,更是对抗反季饮食与生活不规律、重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有效方式,是一种蕴含古老智慧的主动健康管理。

二、中药师的药膳哲学

与厨师不同,中药师看待药膳的首要原则是严谨。其核心在于“辨证施膳”,强调药膳绝非万人一方。需根据个人寒热虚实体质进行微调,注重个性化养生。精准是另一关键,从药剂学角度甄选道地食材,关注其性味归经与炮制处理,以求在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其食疗功效。同时,严守配伍禁忌底线,清晰了解食物与食物、食物与药物间的相克关系,避免副作用。最后,力求在美味与功效间找到平衡,药膳首先是“膳”,口感宜人才能持久食用,真正让养生融入日常,实现食养的最高境界。

三、四季轮回中的时令药膳实践

顺应节气调整饮食,是践行“天人相应”养生智慧的具体方式。下面精选八个代表性节气,从中药师视角解析如何搭配家常食材,烹制出适宜时令的养生佳肴。

春•惊蛰—梨藕荸荠汤

惊蛰时节,阳气初升,温邪易侵。此汤取梨之润肺、莲藕之清热、荸荠之利咽,三者协同,堪称“天然润肺方”。白色食材入肺经,能有效缓解春季燥热引起的咽喉不适。做法简单:三物等量,去皮切块,共煮30分钟,冰糖调味即可。

春•谷雨—山药薏米芡实粥

谷雨时节雨水增多,湿气困脾。此粥为健脾祛湿经典方:山药平补三焦,薏米渗湿健脾,芡实固肾止泻。三者合用,祛湿而不伤正,补脾而不滋腻,特别适合脾虚湿重所致倦怠乏力者。将浸泡后的薏米、芡实与大米同煮,山药后下,煮至稠糯。

夏•芒种—绿豆薏仁冬瓜汤

芒种暑湿夹杂,此汤能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绿豆清热解毒,冬瓜利水消痰,薏米增强祛湿功效。三者合用,是夏季理想的“清补”之品。注意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做法:绿豆薏仁先煮,后加带皮冬瓜块,煮至软烂,淡盐调味更助清热。

夏•大暑—老鸭冬瓜芡实汤

大暑时节,气随津泄,易致气阴两虚。老鸭性凉,能滋阴补虚;冬瓜清热利水;芡实益肾固精。此汤清补结合,补而不燥,尤其适合体虚者夏季清补。老鸭焯水后与芡实、生姜同煲,最后加入冬瓜,文火慢炖至鸭肉酥烂。

秋•白露—银耳百合雪梨羹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此羹滋润平和:银耳滋阴润肺,百合清心安神,雪梨生津止渴。三者合用,润燥而不寒凉,能有效缓解口干咽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银耳需提前泡发,与百合、红枣同煮至软糯出胶,再加入雪梨稍煮即可。

秋•霜降—花生红枣小米粥

霜降时节,平补为要。此粥重在健脾益胃、养血安神:小米健脾和胃,花生健脾润肺,红枣补气血。通过滋养后天之本,为冬季进补奠定基础。做法简单,将材料一同煮成浓粥,宜作早餐温食。

冬•大雪—当归生姜羊肉汤

大雪严寒,最宜温补。此方源自医圣张仲景,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益气补虚。三者协同,温通之力显著,能有效改善畏寒肢冷等虚寒症状。羊肉焯去血沫,与药材同煲2小时以上,至肉质酥烂,汤醇味浓。

冬•小寒—黑芝麻核桃糊

小寒时节,补肾正当令。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核桃温肾阳、健脑智。二者皆为种子类食物,蕴含生命精华,是冬季补肾佳品。将黑芝麻、核桃仁文火炒香,磨粉密封。取粉加热水冲调成糊,可加适量蜂蜜调味。

遵循节气食养,就是顺应天地自然之道。这些药膳配方取材自然,搭配合理,在日常生活中简单易行,让我们在品尝时令美味的同时,滋养身心,守护健康。

四、将养生融入一日三餐

二十四节气的轮回,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健康节律表。时令药膳,便是我们回应自然、关爱自身的温柔方式。它不需要昂贵的食材和复杂的技巧,只需一份顺应天时的觉察和一点用心。希望这篇来自中药师的节气药膳指南,能助您成为一个懂药性的“生活家”,在一粥一饭、一汤一羹之间,为家人的健康筑起最天然的屏障。当然,谨记药膳之功在于“调理”与“预防”,无法替代药物治疗。若身体已有明显不适,请务必及时就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65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