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报 > 健康科普
心肌梗塞黄金抢救时间有多重要
2025-10-23
作者:张均
作者单位: 营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南充 637700

心肌梗塞突如其来,常被称为“隐形杀手”,其致命性往往源于抢救时间的延误。医学界公认的“黄金抢救时间”——发作后90分钟内,是决定患者生死与预后质量的关键窗口。可惜许多人因不了解症状或忽视紧急处理而错过这一生机时刻。本文将带你了解心肌梗塞抢救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早识别、早就医对挽救生命的意义。

一、什么是“黄金抢救时间”?——决定生死的90分钟

心肌梗塞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发病迅速、进展凶猛。如果不在最短时间内开通堵塞血管,心肌细胞就会迅速坏死,形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正因如此,医学界提出了“黄金抢救时间”这一关键概念。

所谓“黄金抢救时间”,通常指的是心肌梗塞发生后的90分钟内,也称为“急诊PCI时间窗”,即在90分钟内完成从发病到血管再通的全过程,包括识别症状、拨打急救电话、送医、初步检查、启动介入治疗等环节。这个时间窗口至关重要,因为每延迟一分钟,死亡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就会增加,心肌细胞就会不可逆地丧失。

研究显示,心肌细胞在缺血开始的20分钟后就开始发生坏死,90分钟内未能恢复供血,将导致大量心肌细胞死亡。一旦错过这一时间窗,即便病人最终存活,也极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如心功能减退、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需要长期服药和住院治疗。因此,“早发现、早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核心。

除了对医生来说要把握这一窗口期,对于普通人来说,识别心肌梗塞的早期信号,迅速就医,同样是抢夺时间和生命的关键。胸痛持续超过15分钟、放射到左肩或下颌、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都应引起高度警觉,立刻拨打120,不要自行等待或试图“忍一忍就好”。

二、为什么很多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尽管“黄金抢救时间”在医学界早已被广泛宣传,但现实生活中,仍有大量心肌梗塞患者未能在90分钟内接受有效救治,错失了最佳抢救时机。这背后的原因,往往不是医疗资源的缺乏,而是公众对症状识别和急救流程认知不足。

首先,心肌梗塞的症状并非人人典型。很多人认为胸口剧烈疼痛才是心梗的表现,实际上,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胸闷、上腹不适、左肩或颈部酸痛,甚至只是莫名疲劳或出冷汗,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这些“非典型”症状。因为症状轻微或模糊,患者往往误以为是胃病、疲劳或肌肉拉伤,选择忍一忍、等等看,从而延误救治。

其次,不少患者在发病初期存在侥幸心理,过于轻视身体的异常反应。他们或担心“小题大做”、或不愿麻烦家人、或想“等明天再看看”,殊不知心肌细胞正在一点点坏死,时间就是生命。此外,还有人缺乏对“120急救”的信任或不了解救护车的效率,选择自己驾车或叫网约车前往医院,也因此错过了第一时间启动救治流程的机会。

再者,公众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不足。有些人即使意识到可能是心梗,也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处理。有人慌乱中耽误呼救,有人不知应原地等待救护车而选择勉强移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

因此,科普心肌梗塞的“可疑信号”,并强化“宁可误判、不可忽视”的意识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持续胸痛、胸闷、冒冷汗、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原地平躺或半卧休息,同时拨打120,明确告知可能为心梗,并遵从医务人员指导。

只有提高全社会对心梗症状的识别能力和急救意识,才能真正把握住那关键的90分钟,为生命赢得更多可能。

结语:

心肌梗塞的可怕之处不只在于它来得突然,更在于很多人错过了那关键的90分钟。掌握“黄金抢救时间”的概念,识别早期症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生命常识。只有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能力,才能真正把握生死一线间的机会,让“无声杀手”无所遁形。把握时间,就是守护生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网站声明特别声明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865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