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时患者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正确使用吸入剂进行急救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哮喘发作时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进行急救,帮助您在关键时刻保护家人的健康。
一、认识哮喘吸入剂
1. 吸入剂的类型
哮喘吸入剂主要分为两类: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特布他林气雾剂等,主要用于急性发作时迅速缓解症状;控制药物如布地奈德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等,则用于长期控制气道炎症,减少发作频率。
2. 吸入剂的作用机制
吸入剂通过直接作用于气道平滑肌,使其松弛,从而迅速扩张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同时,一些吸入剂还含有糖皮质激素,能够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二、哮喘发作时的急救步骤
1. 保持冷静,评估病情
当家人哮喘发作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评估病情。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若症状较轻,可尝试使用吸入剂进行急救;若症状严重,如呼吸困难持续加重、嘴唇发紫、意识模糊等,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2.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身体微微前倾,这样有助于呼吸顺畅,减轻胸部的压迫感,使气道更加通畅。同时,解开患者紧身衣物,确保呼吸道通畅。
3. 立即使用吸入剂
选择合适的吸入剂: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吸入剂。若为急性发作,首选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准备吸入剂:使用前摇匀药液,取下保护盖。对于压力定量吸入器(气雾剂),需确保瓶身倒置;对于干粉吸入器,则需装药后保持装置水平。
正确吸入药物:
气雾剂:患者深呼气后,将吸嘴含紧,按压装置的同时缓慢深吸气,吸气后屏气5-10秒,再缓慢呼气。如需多次用药,间隔至少30秒。
干粉吸入器:患者深呼气后含紧吸嘴,快速用力吸气至肺部充盈,屏气5-10秒。
注意吸入技巧:吸气与按压需同步,确保药物充分吸入气道。对于儿童或协调性差的患者,可配合储雾罐辅助吸入。
4. 观察病情变化
使用吸入剂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症状在数分钟内得到缓解,可继续观察并休息;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立即重复使用吸入剂,并考虑呼叫急救人员。
5. 给予心理支持
哮喘发作时,患者可能感到极度恐慌和焦虑。家属应保持冷静,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保持平静,有利于缓解症状。
三、吸入剂使用的常见问题与纠正
1. 吸气与按压不同步
吸气与按压不同步会导致药物无法充分吸入气道。纠正方法为配合储雾罐辅助吸入,尤其是儿童或协调性差的患者。
2. 未屏气或呼气到装置内
未屏气或呼气到装置内会导致药物沉积在口腔,降低疗效。纠正方法为确保吸气后屏气5-10秒,再缓慢呼气。
3. 用药后未漱口
激素类控制药可能引起口腔真菌感染,用药后需彻底漱口并吐出。
4. 吸入剂使用频率过高
缓解药物仅用于急性喘息时,每周使用≥3次需就医调整方案。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减弱或产生副作用。
四、吸入剂的保存与维护
1. 正确保存
吸入剂需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不要将吸入剂放在冰箱中,因为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影响药物的质量。
2.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吸入剂的有效期和剩余药量,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及时更换空瓶。
3. 清洁维护
定期用干布擦拭吸嘴,避免水洗装置内部。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吸入器,需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清洁和维护。
五、预防哮喘发作的措施
1. 避免过敏原
了解并避免接触患者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规范用药
哮喘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范用药。即使无症状也需坚持使用控制药物,以维持气道稳定,减少发作频率。
3. 定期复诊
定期带患者去医院复诊,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和吸入剂的使用剂量。
4. 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呼吸困难。
1、凡本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现代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现代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现代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现代健康报”或带有现代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现代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